News

新闻中心

一百年前游泳为啥穿毛衣?这里一口气开了四个亚运特展

2024-07-03 03:32:0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尊龙新版官网入口尊龙新版官网入口先说说时装馆展出的“运动和时尚”展,国丝对馆藏做了梳理后,挑出了五项运动服装——骑行、游泳、滑雪、高尔夫和网球,共展出运动休闲服装48件/套。不论是传统项目,如骑马、高尔夫,还是新兴运动,如滑雪、游泳,都反映了运动服装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

  19世纪初,海水浴成为一项新兴的娱乐活动。早期女士的泳装是由宽松的内衣演变而来的,以遮挡、保护身体免受阳光和水的伤害。随着火车等交通工具发展,欧洲和北美各地都建立了海滨度假胜地,女士们就需要一套时尚但又要符合当时的“世俗道德标准”的泳衣——当时女性不允许裸露皮肤。

  穿什么呢?一般包括连衣裙、紧身胸衣、和长袜,材质为羊毛或棉花……等于穿紧身胸衣和毛衣游泳。

  展柜里的这条海军风裙子,很文艺,现在也不过时。然而,我搞错了,这是一件泳衣,年代:1890-1895年。

  仔细看,这不是裙子,而是裙裤。裤腿是灯笼裤式的,外面又有罩裙。穿这件下水,有点难过的。但在当时,女生穿着它下水后,深色衣物可以遮蔽身型。

  策展人说,当时,女性在海上的主要活动,其实也不是游泳,只是泡在水里,说的再专业点,就是随着海浪上下摆动和短距离划水。所以,不是剧烈运动,穿着这样的泳衣,倒也不妨碍,美就可以了。

  但还有一件难以想象的事。穿这件泳衣,里面还要穿着紧身胸衣来塑形,胸衣采用天然的鲸须而不是人造的螺旋钢,以防止在接触海水后生锈。那么,哪里换衣服?室,在当时叫在沐浴机(Bathing machine),一种木制移动间内,女性在入海前提供了隐秘的庇所。

  说到这里,你肯定会问,过程虽复杂,但下水后也不舒服啊,穿着羊毛游泳,织物湿了会变得很重,不适合剧烈运动。

  职业游泳运动员兼演员的安妮特·凯勒曼(Annette Kellerman)走在时尚前沿,1885年出生于澳大利亚悉尼。1905年,女人还穿着连衣裙灯笼裤泳衣,她在欧洲表演时就自制了连衣裤式泳衣。什么样子?看展板(渣图请忽略)——

  当她第一次穿着这套衣服出现在公共场合时,引起了轰动。之后她拍了一系列电影,成为美国无声电影明星,享誉国际。可以说,安妮特使女性游泳运动得到了普及,同时她也改变了时尚,成为现代泳衣的开拓者。

  这次展览展出的这套泳装,20世纪20-40年代按照安妮特·凯勒曼的设计制作的同款,由Asbury Mills制作,羊毛针织材质。

  1912年奥运会,女性首次被允许参加游泳比赛,流线型泳装让女性可以在水中自由地前进,自此开始了女性泳装的现代化。一战后,无论男女,针织的连体羊毛泳装非常受欢迎。

  1910年美国俄勒冈州的波特兰针织公司成立,公司为波特兰赛艇俱乐部制作一套羊毛套装,这是一件纯羊毛连体衣,用罗纹针编织,弹性好,可以拉伸。由于此套装在游泳运动中大受欢迎,公司才开始将这种服装宣传为“泳衣”(bathing suit)出现在产品目录中,此后羊毛泳衣风靡近20年。

  1946年法国时装设计师雅克·海姆(Jacques Heim)设计了一款极简主义的两件式泳衣,称为“Atome”——用最小的物质粒子原子命名。两个月后,法国工程师路易斯·雷姆萨德(Louis Réard)也发布了类似泳衣“Bikini”,即“比基尼”,这一名称来自进行核试验的地点比基尼环礁。

  与之前的两件式泳衣不同,这款比基尼露出了腹部和肚脐。但当时依然被认为不雅,甚至可耻,没有马上成功。不过,许多知名女演员,如碧姬·芭铎,丽塔·海华斯和艾娃·加德纳都尝试穿比基尼,受到了媒体和大众的关注。

  罗斯·玛丽·里德(Rose Marie Reid),是一位成功的加拿大裔美国泳装设计师,以创新和时尚的泳衣设计而闻名。她为不同身形设计各种尺寸的泳装,把泳衣当作晚礼服来设计。1947年,克里斯汀·迪奥就推出了New Look的造型,为了跟上潮流,女性需要沙漏型的曲线。展览展出的这款泳衣在增加胸垫,并用骨撑塑形,银蓝格纹的面料具有金属的质感,高弹性的新材料凸显时髦的沙漏造型。

  1933年,演员迪克·鲍威尔(Dick Powell)为Jantzen代言了一款名为“Topper”的男性泳衣,交叉露背的小背心用拉链和短裤连接,方便脱卸。

  维多利亚时代,男性被禁止裸泳。到了20世纪30年代,男性才开始在游泳时不穿上衣。到了40年代末,男性不穿

  说完泳衣,再说说网球服,大家知道,网球服穿起来很有活力,青春美,就算不打网球,平时也可以穿,减龄。但百年前,突破想象的事又来了。

  草坪网球,在维多利亚时代不仅是娱乐活动,也成为一项竞技运动。1877年英国温布尔登举行了第一场网球比赛,1890年规定比赛时运动员必须穿着全白色的服装,这规定一直延续至今。

  19世纪80-90年代,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打网球,穿的是日常服装,很臃肿,包含了紧身胸衣、巴萨尔裙撑、衬裙等厚重的内衣。这感觉不是去打网球的,而是喝下午茶。

  这件条纹棉质套装,上衣腋下两侧各缝制了两根鱼骨,减少了前后片的鱼骨的数量,裙长离地至少5厘米。展品介绍里讲,这些设计都是方便在球场上奔跑和挥拍。裙子后部仍有细密的褶量,需要穿着巴萨尔裙撑。

  到了20世纪20年代,女士们终于放弃了紧身胸衣、裙撑等一系列繁琐的内衣,法国网球运动员苏珊·朗格伦(Suzanne Lenglen)穿着白色无袖的及膝连衣裙出现在比赛现场。于是,女运动员的网球装紧跟时尚潮流。

  1920年网球明星苏珊·朗格伦(Suzanne Lenglen)在比赛时穿上了让·帕图(Jean Patou)为她设计的无袖上衣和及膝百褶裙,戴着束发带。她的新造型成为了网球运动装的经典样式。这次展览就有——

  1928年,网球冠军海伦·威尔斯(HelenWills)出版了畅销书《网球》,其中一章讲的就是球场如何正确着装。她把“当今女子网球水平的巨大进步”归功于“短裙和无袖连衣裙”。这件白色无袖网球裙,圆领,低腰线,绿色条纹简单装饰领口及袖口,是当时女性时髦的运动服装。

  在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联盟(ICOM-ASPAC)的支持下,中国丝绸博物馆与泰国诗吉丽王后纺织博物馆、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国立博物馆及国家艺术博物馆合作,举办“五彩亚细亚:亚洲服饰展”。

  展览分别聚焦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五大地区,展品涵盖27个国家的140件/套服饰,展示来自亚洲各国18-20世纪的多种款式工艺和不同文化背景的服饰精品,呈现亚洲传统服饰的整体面貌和微观细节。在“亚洲纺织技艺对线组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代表作名录的印染织绣工艺传承人进行现场工艺展演展示。

  展览提取了宋代婴戏图中的儿童嬉戏运动剪影,再现宋代儿童喜爱的蹴鞠、投壶、射箭、下棋、推枣磨等游乐项目形象;同时根据苏汉臣传世名画《长春百子图》里的春、夏、秋、冬等不同季节的儿童形象,以宋古出土服饰为参考依据,艺术复原宋画里的儿童服饰,展现宋韵服饰文化之美;最后特别设置了宋画里的运动体验场景,并将在亚运期间策划组织系列宋代儿童运动项目赛事,传承宋韵竞技体育文化内涵。

  纺织品不仅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之一,也是重要的文化符号,图案作为纺织品上的装饰元素,在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有着丰富的含义和演变。纺织品图案的取材与人们的生活更加息息相关,作为群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活动是其中喜闻乐见的主题之一,此次展览的纺织品中的体育元素图案既有套马、武术、舞龙等传统运动,也有足球、排球、篮球等现代项目,它们或单独成画,或与花卉、建筑等融合,或写实,或抽象,变化多样,缤纷多彩,充分展现出新时代人们意气风发、健康质朴、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为了更好地满足观众的体验需求,儿童馆为此展览开设“伢儿运动会”,开设蹴鞠、投壶、射箭主题赛事,还会招募小小运动员和小小裁判员。同时儿童馆将开设南宋迷你服饰制作、编织包、木戳印花等体验活动

  配合“五彩亚细亚:亚洲服饰展”,国丝将于9月26日举办乌兹别克斯坦之夜,9月28日举办亚洲之夜,展示亚洲各民族国家在其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独特传统文化及服饰文化,体现亚洲人民通过丝绸之路所产生的服饰文化的交流、影响和融合。

  国丝将组建一支10人以上的志愿讲解队伍,在亚运期间为观众提供周末+节假日每日上午和下午各一场亚运服饰展公益讲解服务。

  特展展期内,为了提升观众对展览的理解,国丝将推出五场学术专题讲座,特展策展人、非遗专家等将作为主讲人,丰富展览的配套社教活动。

搜索